温州网讯 近年来,在我市5家以上的本土网络论坛上冒出了不少咨询旧衣服如何处理的帖子,不少市民在“支招”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“旧衣服烦恼”——丢、送、捐、卖、“改造”。
包括温州商人在内的各地商人在旧衣服里觅到了“新商机”,回收后给一些企业处理成合乎标准的生产材料,“化学反应”后重新提取材料“变废为宝”等。然而,也有从业者将未经消毒的旧衣服卖向市场或用于生产“黑心棉”等。这种现象令人忧虑。
绝大多数被弃于垃圾堆
在市民郑女士的家里,早已不再穿的旧衣服堆满了整个衣柜。
“旧衣服太占空间,送人也基本没人要,也很少看到有人来收购,所以多数已被丢进了垃圾堆。”郑女士说这话时显得有些无奈,家里人被“流行”牵着鼻子走,新买来没穿两天的衣服就不穿了,对旧衣服“淘汰”的频率太快,在她看来,有些几乎全新的衣服进了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“短命”挺可惜。
记者多日走访了解到,许多市民家里都或多或少地堆有旧衣服,而不少旧衣服的最终归宿就是垃圾堆。“有时看到并不破旧的衣服,都想捡起来。”市区下吕浦住宅区的的环卫工人李敏说,单单她的保洁车每天就会运走十几袋衣服。
近年来,外国舶来的旧衣服等“洋垃圾”成了我国又一难题。然而,有从业者向记者透露,温州旧衣服回收业内也有人将旧衣服“打包”后通过一定途径销售到国内贫困区域或东南亚一些“欠发达国家或地区”。
记者在网上搜索到,我市苍南等地的从业者将衣服回收后“打包”再销售,宣称“收售:旧衣服统货、毛衣、白料(白色旧衣服)”、“适合出口以及内销(打包设备齐全、100KG的)”、“货源充足,月供100吨以上”
记者联系上了苍南宜山的林老板。林老板在向记者报旧衣服价格之时称,不同旧衣服根据材质、新旧程度等有所区别,“一条基本完好的牛仔裤0.8元,有残破的牛仔裤1斤0.1元。”而多数在网上声称“出口”、“内销”旧衣服的从业者,都回避记者提出的关于旧衣服卖到国外作何用途的问题。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,这些出口或内销旧衣服有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,也有“化学反应”生产环保材料的,但未经消毒的旧衣服不乏成了“欠发达区域”人们身上的“脏衣服”或棉被里的“黑心棉”,成了另一种更为可怕、危害更大“垃圾”。
旧衣改造让“缝缝补补”也时尚
旧衣服成了市民、政府有关部门的棘手问题,折射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快、市民对新衣服、时尚消费的支出增大、更新加快,但也藏有不少隐忧,例如给环境就造成了不少的压力、浪费之风长节俭之风消、“脏衣服”给贫困人们带来健康困扰等等。
有关人士提出,如果在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下,对旧衣服交易有严格规范的标准出台,所有旧衣服有合法、规范的组织机构回收、清洗、消毒处理,再准予上市,操作上类似于英国的“义卖商店”、“二手服装商店”,同时倡导改变对旧衣服的固有观念,将大大减少社会上处理旧衣服的成本,减轻环境压力。实际上,还完全可以鼓励人们对自身的旧衣服“改造”后成为回到自己身上的“新衣服”,既节俭、环保,也可以打造独一无二的“时尚”。这也可能带来从事“旧衣服改造”的新型裁缝职业出现。
近日,英国伦敦又上演了一场旧衣服时尚秀,所有“秀”的衣服都由旧衣服“剪裁”、“缝缝补补”而成。而在英国,也有人发起了“戒买”行动,倡导购买新衣服上瘾的人们停止购买任何衣物一年。认真打理现有的衣物,做到“衣尽其用”。行动在实施一年中,绝大多数人不但省掉了一笔不菲的花费,而且也一样能从已有的服装中找到美感和自信。
这或许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与借鉴。